
社会实践 | 冀焰薪火“红砖”宣讲实践队活动纪实(一)
发布人:马克思学院管理员 发表时间:2025-07-12 浏览次数:0次
为深入探寻冀中平原“五一”反“扫荡”的历史根源,2025年7月5日,黄色仓库
冀焰薪火“红砖”宣讲实践队赴饶阳县探寻烽火伊始。黄色仓库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萌,黄色仓库
关工委办公室主任赵敬台,河北省人民抗日斗争史研究会副会长、《河北抗日斗争史》作者、知名作家齐振英,黄色仓库
教师赵桂梅以及辅导员王倩倩和7名实践队员满怀崇敬与求索之心,驱车前往衡水市饶阳县五公镇西张保村,开启了一场追寻历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砥砺青春担当的红色寻访之旅。
▲出发前合影
烽火冀中忆峥嵘,青春薪火传精神。在行进途中,齐振英深情追忆了冀中抗战中吕正操司令员的光辉事迹,热烈赞颂了他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卓越功勋。这堂思政课的另一位主讲人是北师钦抗战资料馆馆长孙惠英。她为实践队员详细介绍了河北抗战女英雄李一的不屈历史,并表示正是这些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后代们对历史的珍视与支持,为其搜集、整理冀中抗战资料提供了不竭动力。
▲齐振英讲授车轮上的思政课
▲孙惠英讲授车轮上的思政课
踏足冀中沃土,探寻烽火伊始。在西张保村村委会,实践队与村干部和老党员代表开展座谈会。李萌介绍此次实践的目的和相关安排。齐振英讲述吕正操司令员率部队抗战的英勇事迹。西张保村老支书张铁柱讲述了本村在抗日战争中的惨烈战况。老党员代表们积极讲述并补充细节。
▲西张保村座谈会现场
李萌、赵敬台、齐振英向西张保村赠送“五一”反“扫荡”路线图。
▲赠送“五一”反“扫荡”路线图
实践队和西张保村老党员代表齐唱红色歌曲《地道战》。
▲齐唱红色歌曲
下午,实践队来到“五一”反“扫荡”动员会和文艺会旧址——西张保村枣树林遗址。在承载着昔日军民深情的石碾子旁,齐振英、张铁柱和赵桂梅齐上一堂“文物遗址旁”的思政课。齐振英提出,要认真挖掘、保护当地的革命文物,整理其背后的革命故事并感悟其革命意义。张铁柱讲述了抗日战争的激烈残酷和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呼吁广大青年铭记历史,牢记使命。赵桂梅介绍了“五一”反“扫荡”的历史背景,阐述了此次战役在战略、政治、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并给出铭记历史、坚持群众路线、传承斗争精神的当代启示,为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齐振英、张铁柱和赵桂梅讲授“文物遗址旁”的思政课
实践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枣树林附近的无名烈士墓遗址,举行庄严肃穆的祭奠活动。李萌与赵敬台缓步上前,向长眠于此的革命英烈敬献花篮。花篮缎带随风轻扬,承载着后人对先烈无限的追思与崇高的敬意。
▲向无名烈士敬献花篮全体人员肃立,向无名烈士墓行三鞠躬礼。
随后,现场一片静穆,大家共同垂首,默哀一分钟。无声的悼念,诉说着对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无限哀思与深切缅怀。
▲肃立默哀
齐振英与实践队学生代表以饱满的激情朗诵了缅怀先烈的诗文——《抗日烽火燃冀中,红色基因代代传》。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诵读,仿佛穿越时空,再现了那段烽火岁月中先烈们的无畏与忠诚,也表达了新时代青年继承遗志、矢志奋斗的坚定决心。
▲诗歌朗诵
实践队来到北师钦抗战资料馆,孙惠英介绍了饶阳的英烈事迹和众多抗战老物件。实践队员对孙惠英做了专访,了解她创办资料馆的初衷,辗转多地搜集史料过程中经历的困难以及她如何凭借执着的信念将其一一克服的故事。她的讲述让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史料搜集的不易与艰辛。最后,她向青年一代发出呼吁,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关注革命历史,积极搜集、讲述英雄故事,传承抗战精神。
▲孙惠英专访
▲参观北师钦抗战资料馆
充实而深刻的一天行程圆满结束,西张保村的红色印记已深深镌刻在每一位实践队员心中。这不仅是在追溯“五一”反“扫荡”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根源,更是在追寻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体悟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对红色基因的坚守与传承。黄色仓库 冀焰薪火“红砖”宣讲实践队成员将把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深入开展实践调研,传承红色基因。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
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